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何謂EC?電導度?




電導率electric conductivity)是表示物質傳輸電流能力強弱的一種測量值。當施加電壓導體的兩端時,其電荷載子會呈現朝某方向流動的行為,因而產生電流。

電傳導性是物質可以傳導電子的性質。按物質是否具有電傳導性,可把物質分為導體,半導體和絕緣體。
  • 導體:金屬、電解質溶液,一般有很高的電導率,很低的電阻率。
  • 絕緣體:像玻璃、乾燥的木材、塑料、橡膠或真空這類物質的電導率很低,電阻率很高。
  • 半導體:電導率在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在不同的狀況下,電導率會有很大的變化。例如,暴露於電場或某種頻率的光波,最重要地,溫度和半導體材料的成份。
固態半導體的摻雜程度會造成電導率很大的變化。增加摻雜程度會造成高電導率。水溶液的電導率高低相依於其內含溶質濃度,或其它會分解為電解質的化學雜質。水樣本的電導率是測量水的含鹽成分、含離子成分、含雜質成分等等的重要指標。水越純淨,電導率越低(電阻率越高)。水的電導率時常以電導係數來紀錄;電導係數是水在 25°C 溫度的電導率。

一些物質的導電率

農業領域的用途
在農業領域中,關於電導度(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的量測值是一種重要指標,可用以代表水質,泥土或其他介質的相關性質。EC值的意義代表在一定體積內溶液內離子的導電能力。可移動而且帶正負電的離子愈多,電阻就愈小,導電能力愈強,因此EC值就愈高。介質或是水質內的離子濃度如果太高,作物則處於應力狀態,導致作物生產力下降。作物出現的特徵即是葉片末端或邊緣變成焦黑狀,嚴重時造成落葉與萎凋。對作物而言,多餘的離子塩份可能來自水,泥土,介質,肥料等。主要的來源包括:NO3,NH4,PO4,K,Ca,Mg,SO4,Na,HCO3與Cl。一些有機肥例如尿素在分解之後產生的離子也影響EC值。灌溉水原來所含的離子,對作物也會產生影響。

資料來源:wiki, http://amebse.nchu.edu.tw/new_page_370.htm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何謂TDS?總固體溶解量?




總固體溶解量
水質檢測中的總固體溶解量 (Total dissolved solid,TDS),又稱溶解性固體總量,測量單位為毫克/升(mg/L),它表明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固體。

TDS值越高,表示水中含有的雜質越多。 總溶解固體指水中全部溶質的總量,包括無機物和有機物兩者的含量。一般可用電導率值大概了解溶液中的鹽份,一般情況下,電導率越高,鹽份越高,TDS越高。在無機物中,除開溶解成離子狀的成分外,還可能有呈分子狀的無機物。由於天然水中所含的有機物以及呈分子狀的無機物一般可以不考慮,所以一般也把含鹽量稱為總溶解固體。 但是在特定水中TDS並不能有效反應水質的情況。

比如電解水,由於電解過的水中HO-等帶電離子顯著增多,相應的導電量就異常加大。比如原TDS在17的純水經電解水機電解後所得鹼性水的TDS值大約在300左右。

在測量總固體溶解量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測量TDS值需要在常溫常壓下進行
2.不可測量高溫水體(例如:熱開水)
3.不能測量晃動較大的水體(例如:流動水)
4.不能測量污染濃度較高的水體(例如:高濃度的工業廢水)

資料來源:wiki

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何謂ORP?氧化還原?




氧化還原圖
水質檢測中的ORP指的是Oxidation(氧化)、Reduction(還原)、Potential(電位)的字母組合而成,稱之為氧化還原電位,用來測量物質的氧化程度、還原(抗氧化)程度以數值mv單位表示。

具有氧化能力者以+(正)表示。具有還原能力者以-(負)表示。在氧化還原的化學反應中,還原的一方會釋放電子,氧化的一方會獲得電子。在供求的情況下產生電壓。ORP就是量度氧化還原產生的電壓。較低的氧化還原電位(負值)的食物或飲料,具有更大的潛力來扭轉人體細胞的衰老過程。

一般家庭用自來水都是正電位表示含有氧化力,而水污染越嚴重的地方其正電位值越高。我們大多數人的身體都不斷的被氧化。所謂氧化:意指生鏽、老化、腐化,而要防止被氧化就必須多食用具還原力的食物;特別是讓體內吸收有負電位還原能力的水份,對恢復健康最有幫助。

向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鮮榨橙汁原料具有氧化還原電位約 -250毫伏。所有的蔬菜和水果鮮榨果汁和蔬菜有一負氧化還原電位,比別人低一些。因為它們減少了潛在體內的氧化,因此它們被認為是抗氧化劑,。但是,如果這些果汁加熱超過 118度,巴氏殺菌或以其他方式處理,抗氧化性能的負氧化還原電位被銷毀。事實上,所有的抗氧化/返老還童能力已被刪除,現在已經變成單純的糧食,只提供人體的熱量而幾乎沒有營養,並酸化人體。

何謂pH值?酸鹼度?



酸性鹼性顏色辨識

水質檢測中的pH值,亦稱氫離子濃度指數、酸鹼值[1],是溶液中氫離子活度的一種標度,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溶液酸鹼程度的衡量標準。這個概念是1909年由丹麥生物化學家Søren Peter Lauritz Sørensen提出。
後人猜測,p代表德語Potenz,意思是力量或濃度,H代表氫離子(H+),或者pH代表拉丁文的pondus hydrogenii,或者p只是Sørensen隨意選定的符號,因為他也用了q。現今的化學界,把p加在無量綱量前面表示該量的負對數,即其值的對數的相反數(也等於其值的倒數的對數),如pK。通常情況下(25℃、298K左右),當pH<7的時候,溶液呈酸性,當pH>7的時候,溶液呈鹼性,當pH=7的時候,溶液為中性。pH值允許小於0,如 鹽酸(10 mol/L)的pH為−1。



酸性
(有時用「HA」表示)的傳統定義是當溶解在中時,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大於純水中氫離子濃度的化合物。換句話說,酸性溶液的pH值小於7。 酸一般呈酸味,但是品嘗酸(尤其是高濃度的酸)是非常危險的。酸可以和鹼發生中和作用,生成。酸可分為無機酸有機酸兩種。

鹼性
在各種酸鹼理論中,都是指與相對的一類物質。鹼多指鹼金屬鹼土金屬氫氧化物,而對鹼最常見的定義是根據阿倫尼烏斯(Arrhenius)提出的酸鹼離子理論作出的定義:鹼是一種在水溶液中可以電離氫氧根離子並且不產生其它陰離子的化合物。隨後這個定義被擴展為提供氫氧根或者吸收氫離子的化合物。

資料來源 : Wiki